我的学术人生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今天到这儿来非常高兴,因为遇到很多熟人,其中有的是我过去的学生,有的是我认识的青年朋友,并且很多是从外地赶来.尤其让我感到很荣幸的是还有很多年龄超过青年这个阶段的朋
今天到这儿来非常高兴,因为遇到很多熟人,其中有的是我过去的学生,有的是我认识的青年朋友,并且很多是从外地赶来.尤其让我感到很荣幸的是还有很多年龄超过青年这个阶段的朋友.所以今天我以非常愉快的心情来给大家做报告.
我所要讲的内容分三个部分,第一部分是我的自我介绍.我叫黄克智,刚过90岁,今年我已经向91岁进军,今天本人本不该来参加你们这个青年沙龙,可是你们的负责人陈常青,他是我的同事,也是我的好朋友,还有学会的郭亮同志,他们一再邀请我来出席今天这个会,希望我给大家讲讲我的学术人生.他们的热情使我感受到我这个老朽目前还算老而不朽,所以我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邀请.
上个月我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做过一个关于健康的讲话,那个稿子是我老伴帮我写的.我自己也没有想到那个讲话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,网上传阅的很广,这才让我认识到现在的互联网真是了不起,在这方面我真是老朽了.那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健康有多么重要,对于知识分子而言,年轻的时候只是积累,到了中老年才是喷发,如果你的健康不佳,年轻的时候辛辛苦苦的积累,还没有等到喷发的时候身体就垮了,或者人都提前没有了.那一生不是白活了吗?从我个人来讲,我一生95%的成果都是50岁以后才喷发出来的,当然我们这一代也有一些客观原因.我真羡慕你们生长在这么好的时代,只要自己努力,同时重视健康、锻炼,将来的成果一定比我更多更好.请记住我的一句话,健康加勤奋,生命一定不会虚度.
我大学毕业已经70年,有69年是在清华大学的讲台上或者办公室里度过的.回顾我的一生,由于我的健康加勤奋,我的成果还比较丰富,我培养的研究生已经超过100名,其中博士66名,已经有5名成为中科院院士.我们固体力学研究所培养出了13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获得者,其中我本人有3名博士生获得了百优博士论文奖;我出版学术论文400余篇,其中有3篇获得国际刊物学术论文奖;我出版专著7部,其中有的已经获得了教育部、或北京市的优秀教材奖;我个人得奖50余项,其中有10项国家级的奖励,有6项是国际学术界的重要奖励.
1993年我获得全国人民教师奖章,但是我本人最看重的还是2004年清华大学颁发的首届“突出贡献奖”,因为这是清华大学对我一生工作的肯定.我的这些成就都是我50岁以后获得的,这足够说明因为我健康,我寿长,所以我的产出就相对比较丰富.说明健康是多么重要,健康是成功之本,希望在座的各位年轻人能够赶上我,超过我,一代要比一代强,这是我对你们年轻人的期望.
现在我转入正题,这个题目叫做《我的学术人生》.70年来值得欣慰的是我没有浪费过时间,我把点滴时间积累起来做出丰富的成果.回想起来,我这一辈子做了两件事情,一个是教学,还有一个是科研.我的做人原则也是两点,第一是一切目标都要符合国家的需求;第二是在学术上必须要创新,要跟上世界的先进水平.
1952年,我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,1953年入党,1955年国家派出第一批高校教师去前苏联进修,我是其中之一,清华的5名中有4位都是已经很有成就的老教授,只有我还是一个20多岁的青年讲师.记得那一天在出发点前门车站,有人指着我问同行的杨曾艺老教授“你的儿子跟你同行?”,可见当时我是一个多么不起眼的小伙子.在莫斯科大学拉波特诺夫院士亲自指导下,我勤奋努力学习,成绩比较好,导师提出让我争取答辩博士学位.当时前苏联的博士学位是非常难的,跟法国的国家博士学位相当,在此之前我国只有清华的高景德校长一个人曾经获得过这种荣幸.经过国内学校的同意和批准,我就更加夜以继日地努力为争取这个目标而奋斗.正当我写完论文草稿,准备提出答辩申请的时候,国内在大跃进的形势下,解沛基书记代表学校电召我立即回国参加组建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––我们国家第一个工程力学系的工作.当时苏联导师和周围的同事都为我惋惜,连大使馆的负责同志都提出愿意帮我向国内学校申请延缓一个月,等答辩完了再回国.但是我想此时正是清华需要我的时候,祖国的号召,国家的需求,我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.于是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,决定立即起身回国,连跟我在国内的家人都没有商量过,我背着两麻袋的科技书和科技资料,乘六天六夜的火车回到了祖国,回到了清华大学.
回国后我立即以忘我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当中,先后担任系的教学秘书和固体力学教研组副主任,在六、七年中开出了弹性力学、塑性力学、薄壁杆件、传热学与热应力、结构力学、薄壳理论等八门课程,并培养了一大批工程力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和7名研究生,大家一起为我国第一个工程力学系的创建与发展打下了基础.
文章来源:《固体力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gtlxxbzz.cn/qikandaodu/2020/1109/349.html
上一篇:不同条件下土壤压力沉陷关系有限元分析
下一篇:高速列车前端多胞吸能结构的耐撞性优化